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伟大抗战精神彰显着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承载着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如灯塔般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本期书展共推出20本精选图书,全面解读抗日战争的精神内涵,在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脉搏下传承红色基因。
1.英雄丰碑:集体记忆的精神谱系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和英雄群体,他们身上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抗战英雄们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你是这样的人:精神谱系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时间轴上选择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坐标,用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文物里的英雄故事》生动再现了文物背后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缓缓揭开这些物件承载的鲜活历史记忆。
《信仰的力量》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记录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故事,通过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能够让我们感受信仰的力量,并坚定信仰不断前行。
《你是这样的人:精神谱系的故事》

梳理抗战精神背后的时代内涵,传承共产党人红色的精神谱系。
陈晋、朱薇 著
新星出版社
2022/1/1
《文物里的英雄故事》

生动描绘红色文物承载的厚重记忆,见证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著
新华出版社
2024/7/1
《信仰的力量》

深刻阐述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认识把握信仰的丰富内涵、坚守信仰的重大意义。
赵郁秀 著
大连出版社
2017/1/1
2.思想伟力:抗战领袖的精神坐标
抗战胜利不仅是武器、人力、物力的较量,更是科学思想指导的成果。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同志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剖析中日国情与中国革命战争背景,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抗战实际的思想理论,为民族抗战指明了方向,统御了全局进程,奠定了最终胜利的思想基础。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抗战旗帜毛泽东》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诸多准确预测,从六个方面论证毛泽东为“抗战旗帜”的论断。《毛泽东在1921》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特殊年份,通过青年毛泽东同志在1921年的成长轨迹,生动展现出这位伟大领袖在青年时代初露的锋芒与担当。
《抗战旗帜毛泽东》

详解毛泽东对战争局势的诸多精准预测,从六个方面展现了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旗帜性、引领性作用。
杨冬权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3/7/1
《毛泽东在1921》

全方位挖掘毛泽东于1921年的成长历程,窥见伟人在时代浪潮下的信仰锋芒。
祝彦 著
青岛出版社
2023/12
《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伟大过程,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思政课:抗战史观这样讲》从抗战题材影视作品、抗战老兵口述史等多个角度,用抗战英雄的思想伟力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生动的思政课堂。
《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全面描绘中国人民14年英勇抗日的伟大过程,探究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陈红民、赵晓红、徐亮、钟健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9/1
《思政课:抗战史观这样讲》

从抗战题材文学作品中考察历史记忆与抗战史观的互动关系,呈现一堂史料丰富的“思政课”。
王斐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7/1
3.文艺战鼓:文化抗战的精神武器
文化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日军的文化侵略与炮火威胁,文人与艺术家们虽未亲临战争一线,却用各自的方式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文化防线。每一首激情澎湃的音乐、每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每一幅刻骨铭心的画卷,在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刻,点亮希望之光。
《刀锋上的火焰:重庆时期〈新华日报〉抗战木刻版画辑录与研究》以《新华日报》刊发的抗战木刻版画为主线,系统性呈现了木刻艺术里记载的战争岁月。《无声的炸弹:传单上的抗日战争》中展现了一百多种珍贵的传单原件照片,带我们一起回顾抗战期间以传单等为武器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
《刀锋上的火焰:重庆时期〈新华日报〉抗战木刻版画辑录与研究》

收录《新华日报》刊发的抗战木刻版画及研究性文章,揭示木刻艺术对鼓舞战斗意志的重大作用。
魏长健 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12/5
《无声的炸弹:传单上的抗日战争》

百余件珍贵抗日传单原件,重现当年击溃敌人士气、揭露战争谎言的“无声炸弹”的威力。
许金生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8/1
《电影与抗战》梳理了抗战期间中国电影的发展,民族危亡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工作者们以不屈的精神描绘出抗日战争的恢宏画卷,拍摄出凝聚民族力量的电影。《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则具体讲述了电影《风云儿女》摄制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过程,大量引用历史传记、报刊等资料,反映出文艺工作者们反抗侵略的热血与决心。
《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精选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散文,全方位展现杨振宁、朱光亚、许渊冲……这一代联大人以青春之热血,继往圣绝学,读书救国。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尽显于此。
《电影与抗战》

完整考察中国电影在14年抗战中的发展,回顾电影文化在抗日背景下的重大转变。
秦翼、张丹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2/1/1
《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

围绕聂耳、田汉等主创人员的事迹,展现电影摄制和歌曲创作的艰苦过程,致敬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者。
吴海勇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8/1
《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许渊冲先生的回忆录里再现中国读书人的不屈风骨。
许渊冲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6/1
4.根脉永续:革命根据地的精神摇篮
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孕育革命火种的摇篮,自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最终的燎原之势,每一处革命根据地都孕育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用鲜血浇灌的红色沃土,不仅训练出一支支钢铁般的革命队伍,更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起步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考察了不同环境下的革命力量,再现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时刻,革命根据地如何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红色丰碑:新四军纪念馆》以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重建军部为主线,讲述其在十年战斗征程中里程碑式的战役,全面展现新四军英勇奋战的卓越功勋。《革命圣地 红色记忆:延安革命纪念馆》选取近百幅历史照片、图表,带领我们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从一手史料着手,揭示抗战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艰辛历程。
金冲及 著
三联书店
2020/5/1
《红色丰碑:新四军纪念馆》

以新四军纪念馆的陈列为基础,歌颂新四军将士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铁军精神。
张晓惠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0/6/13
《革命圣地红色记忆:延安革命纪念馆》

采用图说文述的形式描绘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光辉历程。
陕西省文物局 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20/5/1
“走进红色纪念馆系列”选取陕西具有代表性的12家红色主题纪念馆,深度挖掘馆藏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现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其中《陕南红了半边天: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录了汉中各地革命历史文物与遗迹,这些珍贵文物和遗迹所承载的故事,成为展现川陕苏区革命历史全貌的生动缩影。《吹响出师抗日的号角:红二方面军陈炉活动旧址》则介绍了红军在陈炉镇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
《陕南红了半边天: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以纪念馆中文物为线索,梳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陕西省文物局 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21/10/13
《吹响出师抗日的号角:红二方面军陈炉活动旧址》

生动再现红二方面军于陈炉播撒革命火种的历程,感悟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同甘共苦。
陕西省文物局 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21/10/13
5.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的时代绽放
八十年前,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份不屈意志早已融入民族基因,化作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永恒力量。
抗日战争的伟大精神传承至今。《足迹:共和国记忆》采用大事记的形式,解密历史档案,全方位回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伟大的里程碑》依托新华社公开报道,在各行各业的采访中彰显新时代的非凡成就,若无八十年前先辈们的殊死抗争,就无今日的辉煌时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定诞生记》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定的诞生过程,其中无不体现着对抗战时期斗争意志的传承。
《足迹:共和国记忆》

以大事记的形式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张神根 主编
新华出版社
2020/8/24
《伟大的里程碑》

系统全面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本书编写组 编
新华出版社
2022/11/1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定诞生记》

生动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决定及其诞生过程,充满历史纵深感、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定诞生记》编写组 编
新华出版社
2020/10/1